

小编了解到
市教育局印发通知
切实做好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一起来看看
2023年全市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
具体内容
↓↓↓
各地各校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科学合理划定招生片区,义务教育学校小学一至五年级和初中班额分别控制在45人、50人以内,县域内大班额比例控制在2%以内。
起始年级全面落实均衡分班,不得通过考试分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非起始年级不得以升学为目的重新组建加强班、尖子班、升学班等。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制定“长幼随学”实施方案,探索试行切实可行的“长幼随学”入学新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合理关切。
坚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市、区)学生入学需求,审批机关为设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可以在审批机关管辖区域内适当跨县(市、区)招生,但不得跨设区市招生。凡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直接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未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录取的学生,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所有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均不得招收直升生。招生计划未经备案不得擅自对外公布,一经确定备案数不得擅自超录,超录计划将不予注册学籍,在次年进行1:1扣减,并向全市通报。
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好“一人一案”教育安置,切实发挥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作用,科学评估,合理安置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逐步降低送教上门残疾学生占比,能够入校就读的残疾儿童不纳入送教上门范围,对适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不得拒收。
对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司法行政机关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干警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各地要细化入学操作程序,严格落实教育优待政策。按照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要求,加大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支持力度,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服务保障。
持续抓好控辍保学“双线”联控联保,重点关注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学生。
组织开展开学劝返复学专项行动,严防学生无正当理由长期请假造成事实辍学,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辍学、不失学。
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防止出现以“密考”“八升九”“直升班”等名义组织初中学生提前到高中学校就读,防止学校变相“掐尖”招生,禁止“中考移民”。
各地要主动会同相关部门排查并整治对规划或建设中的教育设施作就读承诺等误导宣传的房地产广告。
推进义务教育入学(城区)“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改革,6月底前完成报名系统上线“赣服通”和江西政务服务网。
规范报名信息采集,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及早明确、广泛宣传报名登记所需材料、报名时间和办理方式,一次性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你家小孩
今年秋季读哪个年级?